2015年我說台灣音響圈 整理了 800 多個日子的聲音技術資料終於在去年呈出了有關於聲音系統調整一書, |
||||
我們需要修正的觀念 去年在聲音的旅行過程中碰到很多的臨場技術驗證,有些感觸,同樣的聲音系統在不同的主觀感知操作下,聲音內容產出 不同的結果,在這裡分享這個對於現場混音比較不恰當的觀念行為。 過於個人化的主觀調音 接手平台後,每一把吉它通道不用透過聆聽就在高頻段位置全都採 Bell ( peak ) 的模式調整 EQ.,然後所有的通道都介入動態 壓縮讓訊號受到壓縮處理的動作之後再放大! 幾乎所有的吉它樂器聲全是噪亮與扁平的聽感,接下來每個人聲通道全都制式化的介入壓縮電路,唇齒頻段全部提高, Bass 的 EQ.更不用說也調動到了,好像只要是有 EQ. 的通道,其音品全都更動了。 實際上這樣的調整觀念對於現場調音而言,音控人員僅剩在不迴授臨限下沒有內涵的混音行為而已。 也有碰到過尚能節制聲壓的朋友,雖然音品內容不好但是知道不能過於大聲,不用效果器,喇叭的聲音與現場無法融合的, 另一種最可怕的就是毫無層次的大聲壓調音做法,在現場甚至還戴著耳機調音,這類朋友的調整是幾乎以大聲壓充斥整個 演出現場,還有就是吃重過響的超低音能量,再加上過份正面的 Vocal 比值,完全無視產出的音品結果,強烈的個人混音 條件偏離出常理主觀過多,這些朋友真的是需要再養成的。 這一行業的好處就是聲音再糟糕也不會出人命的,比較可惜的是僅有這次聽到不良的音品而已,專業值比與業務層面進而 身心感知是無法達成匹配的,不然這樣的人員早要被汰換掉的。 那麼我們需要修正什麼觀念呢? 早多年前我曾經寫了一篇大聲、效果、安全、自然 Sound Man 養成教育來調侃一下,雖然平庸,但是卻鮮有人能理解最後 自然的真諦,如果吉它真的都是要噪亮的高音呈現,那廠商早就會把拾音器改造成高頻脆亮的產品,不用等你增補的。 近代的聲音平台在電路上的訊號容許動態都已經很高了,並不像以前須要借力第三方的元件來提高訊號動態再進入混音器, 所以真的可以不用刻意的介入壓縮處理器的,再者很多的朋友熱情的使用一些真空管類型的插件在現場演出裡,真要科學 客觀的說出,除了大小聲那還真的聽不出聲音有什麼大改變!改變的只是個人心態上而已。 個人倒覺得將這類動態處理器應用在後製與成音或許會顯著些,這是因為很多朋友都忽略了現場環境噪音底層的事了。 很多先進的混音平台全都夾帶著所謂的冷工具( Cold Gear ) 也就是軟體插件,或是第三方支援方式,最常碰到很多朋友在 人聲的通道上標配一定要介入一個 C6、Vocal Picth 或是激勵器!試想一下聲音好好的為什麼要去改變它呢? 再進一步說開,整個聲音系統是否有一個基本的平整標準?沒事先瞭解喇叭與現場的組合特性,這些插件能展現結果嗎? 是個人本身覺得好聽還是大眾呢?這真要自省啊。 當你在控台前口沫橫飛品頭論足的說著聲音,殊不知喇叭系統壓跟兒就不對盤,這不是自招膚淺嗎,這也是無論要儘力寫出 職場書本來的原因,多一點聲學的概念才會瞭解現場演出聲壓的掌握。 口沫橫飛品頭論足的打自己嘴巴又一事 哪一件事?喇叭的事,早從盛行陣列音箱開始就有 12 吋 15 吋的爭議,大家為了生意競爭,同行之間都還會以 12 VS 15 吋 箱子有多糟糕有多不行種種的惡語取得生意為目的,好像投資 12 吋音箱在台灣是個錯似的,後續 15 吋的箱子開始盛產了, 這下子大家都是 15 吋的啦,結果就削價了,黑暗的年代也是各位造成的,怨不得啊。 好笑的是當大家努力讓自己的音箱變成 15 吋的時候,結果廠商又開始販賣起 12 吋的箱子了,當初那些說著 12 吋的音箱有 多糟糕的人,那些嘴臉我都還記得,現在又轉向大肆吹擂 12 吋音箱有多好,真的要吐了,我們的行業充斥著非專業 X 家。 有技術在身的朋友們就不會跟著起舞,看這些 X 家的醜行就好,千萬別把自己低智商了。 省不得的輕春-基礎工 如開頭所說的付出多少最後就得多少,要使用旗子與字號的關係進這一行,那直接改行宣傳或是經紀公司會比較落實, 要從事這個工作就是一定會有不發光時期,默默的筋骨勞動,滴水穿石,找到對的好的先進與資訊,不恥下問隨時跟進這 一行在國際間的最新消息,參與產品發表活動多問多碰不要怠墮,對自己要有作為生命才會發光,這一行才會有希望的, 各位有中招了沒,被寫到很不舒服吼,要笑就笑我吧,但有感覺的就好好的再學習,2015 為自己為這份稀有職業加油吧。 吳榮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