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GRUPPEN PLM-10000Q Dolby Lake Processing

前言
科技發展很快的……
從最早期 1995 年我碰到 LAB 的後級放大器至今已 10 年多了,好的專業的東西是不會被汰換的,
相反的它變成後級放大器的主流,各廠家爭相模仿,當然,這樣的過程也使得多使用者弄不清主題了,
尤其是在價格上與機器實物的比值,這往往是褒貶不一兩級化。

分音系統歷程
各位音響人都清楚喇叭從全音域的設計,礙於製成難而演變多音域,那麼各音域的頻率響應與有效表現就
須要一些電子電路來完成,一般各位手頭上的 10”~15” 喇叭裡面都會有一片兩音路不等的分音網路,
直接將訊號分成中高、中低的能量分別給發音單體,這我們都稱為被動分音電路 ( Network ),
這塊小小的R、C、L 網路單一片就算了,很多片組合在一起呢?就算再如何的嚴選材料,同樣分散開來的
組合誤差就是會大,製造者不是不知道,因此容許誤差的條件就出現了,
這樣的技術問題一直到開始有廠家會生產前級分音電路,在輸入後級前先經過這樣的小電路,
尤其是低音域的條件,這種小型類似 Cannon 頭大小的電路插件的材料一個個的出現在工程製裡,
結果數量一多就又發生整合的技術問題。

Crossover 的誕生不是沒道理的,又要誤差低,又要能整合喇叭頻響,這些前級端的主動電子電路分音器,
開始為任一喇叭量聲打造各式樣的分音網路與等化線,
瞬間喇叭都突然好聽起來了!當然煩惱的也來了,
有的單體元件特性略遜的,於是利用 PEQ 刻意的提高某頻段值,使用某一頻就會在後級上提早峰切,
喇叭品質差些的就猛燒損壞,當時都還有人遷怒分音器或是喇叭不好等業界現象。

慢慢的開使有那傻瓜型的 Limiter 加到電路裡去了,沒得調整的,所以使用大功率的後級就吃虧,往往沒能
達到最大輸出就被限掉了,( 當時的後級是 Crown 2400 等級的就不得了 )!
後期商家們開始在喇叭處理器上發展起來了,產品名稱也不再是所謂的 Crossover 了,而是數位化多階段
自由調整設定的控制器 Loudspeaker Management,這樣的機器已經整合了時間調整、壓縮與限制、圖形
與參數的等化均衡調整、分音曲線的定義、遙控等功能,很不幸的,並不是所有的喇叭都能如此的甘心
受人分析,
於是就有很多人在說這類東西只配給某些喇叭使用而已!
這不是沒原因的,因為太多的自製喇叭充斥業界了,這類喇叭多數是達不到基本標準條件的,曲線是
見不得人的,怎會提供出來呢,而有的商家是不願分享出來自己喇叭的機密曲線,甚至連處理器全是自行
專屬的。
所以各喇叭就有各自的頻響空間,這發展的過程已經把一些周邊的電路整合在一起了,於是開始
就有那後級夾帶處理器的設計開使出現市場,當然也是簡單的設定細分輸入增益調整,時間的調整等,
2000~2006 年間並沒有很明確的受到市場的重視尤其 05~07 連三年我在德國展場上,除了 PowerSoft 外
還是沒有突破性的整合產品。

LAB GRUPPEN PLM
看到這些字眼又陌生起來了,PLM 是什麼?
哦 原來是 Power Loudspeaker Management ( 功率 揚聲器 控制器 )。
別的牌子不說為什麼我提這 LAB?因為他們把業界的處理器極品 Dolby 跟 Lake 的產品放進去自己的後級
整合在一起。
07 年底我的夥伴黃夏輝先生跟台灣代理商銳立-朱昭仕老闆一起去澳門上課瞭解一番,
在 08 年的 3 月,示範機櫃拿到手,我就開始把弄這套綜合體,不錯用,
所以把這心得拿上來跟各位分享一下。

LAB,GRUPPEN PLM 10000Q

Q = Quattro
四通道的後級,每一通道提供 1200w/8Ω、2300w/4Ω、2700w/2.7Ω。
最引起喇叭製造商與 Sound Engineer 注意的是這 2.7Ω,這個意思是表示未來,也應該說目前的趨勢,
就是一個後級通道會去並接 3 只喇叭了,以前因為後級受限於傳統大變壓器大電容器之故,低阻抗連接
往往是這類後級的致命傷,如相移、電功需不足、溫保電路過早起用等問題出現。
交換式電源 ( 開關式 ) 的朝代改變這一切了,PLM-10000Q 在三只喇叭能有 2700W 的輸出,亦即表示每只
喇叭擁有 900W 的能量。
又假設一只喇叭有 100 dBSPL / 1m,900w = 29 dBW,100+29=129,三只喇叭擁有133.7 dBSPL /1m!
怪怪,6 只喇叭省一通道,難怪會是 1+1=3 的說法,當然這也是 LAB 在展現他們的產品優於別人的一處,
很多商家也試著去將現有的後級並接三只喇叭來應用,其實都太勉強了,只是沒人願意承認自己的產品
能耐不夠而已。
我僅能建議各位,三只喇叭的並接就目前我所碰到的後級還真的只有 LAB 的 10000Q 系列
能有一標準的展現功率與長時間使用,其它傳統的後級就算了別硬撐了!就算變壓器再大!電容再大,
電功需與時間不夠就是不夠。
PLM 10000Q 說穿了其實就是一台兩進四出 ( 2 in / 4 out ) 的喇叭處理器,請看它的前後面板結構,
_


PLM10000Q 正面,只有按鍵與資訊面板,一顆資訊轉子。

PLM10000Q 背面,非常的單純不複雜,讓人容易接近。

PLM 有多傻瓜呢?它全部的操作全都是依靠 Dolby Lake 的軟體操作,因此需要的是一台電腦跟 EtherNet
界面來掌握所有的操作權力。
PLM 的示範機櫃配屬的電腦是 ThinkPad Xseries,螢幕是觸控的,網卡與無線網路界面是 Linksys,
也就是說這些周邊已經全是內地製的,當然可以不選擇這些周邊,任一台 PC 電腦與網卡界面皆可使用的。
Dolby Lake 的軟體有兩版本,4.0 版的僅提供 Dolby Lake 各種處理器的遙控,5.0 版的內容才有提供 PLM
的操作界面。
http://www.dolby.com/professional/live_sound/products/

各位可以上 Dolby 的網站瞧瞧產品,同樣的利用網路 IP 位址就可以設定本機與電腦的位址來做連接,
原則上自擬好 一組 IP 位址,開起平台後第一個畫面就進來網路選擇頁,確認是使用哪一組網路連結時,
Select Adapter 的按鍵就會由灰色反為明確的黑字,如圖。
_

這個畫面就是開起 Dolby Lake 遙控軟體的第一頁面。

_

這個畫面就是進入 Dolby Lake 遙控軟體其最下方的功能選擇虛擬按鍵。

順利進入後就會出現空白的平台或是之前所做的資料,在此我是開起空白的來跟各位介紹。
在最下方就是一些操作的功能鍵,按鍵設計得大大的方塊型,就是為了方便手指頭或是螢幕筆來操作
使用,如果有以前的資料就點 System Store / Recall 鍵進去召回或儲存,空白開始就點 Modules 進入
設計的空間。
_

這個畫面就是進入 Modules 的功能頁面 ( 看到 PLM 的畫面在最後面 )。

_
在 Modules 頁面裡可以看到 Dolby Lake 的各種處理器遙控圖型,LAB 的 PLM 機種是最新加入的所以在
最後面,當然點選它了。
畫面會出現兩圓點隨著移動任你自由放置,( 這跟d&b的軟體也很類似 )。
確認後會出現寫有 A、B 兩圓點,裡面的字內容可以自己改為命名,先前我解釋過,PLM 10000Q 說穿了
就是一台兩進四出的喇叭處理器,現在請在 Modules 的頁面下點選 I/O Config 按鍵,畫面會跳出更豐富的
方塊圖來,現在請點選任一圓點圖形,正下方的功能按鍵就全都亮起,什麼都別管,現在請點選 I/O Config
按鍵,畫面會跳出更豐富的方塊圖來,
_

這個畫面就是點了 PLM 按鍵後,安置了一台機器操作遙控圖案( 紅燈表是Off Line ) 。
_

點了 A 圓點圖形按鍵後,下方的功能按鍵全都亮起( 黃燈與藍色圖鍵表示在On Line ) 。

_

點了 I / O Config,所出現的方塊圖形,任一按鍵方塊全都是另一功能的調整頁面 。
_

這方塊圖上的任一方塊內容,皆有其另外的功能與調整,我整理一下給各位瞭解

輸入部份包括了有:

INPUT MIXER ( 輸入端的混合 )。

INPUT GAIN ( 輸入增益 )。

INPUT EQ ( 輸入等化調整,提供一個PEQ及GEQ )。

INPUT Delay ( 輸入延時調整 )。

輸出部份包括了有:

OUTPUT EQ/XOVER ( 輸出等化分頻 )。

OUTPUT LEVEL ( 輸出電平 )。

從方塊圖面上可以看到這些字眼,直接點任一圖鍵即可最快速到達所要調整的頁面,若已經熟悉這些圖形
按鍵的路由位置,其實從任何一個圖形按鍵進入皆可四通八達到任一功能頁面的,
( 這是優點也算是缺點,緊急時會把人搞亂的 )。

現在請點選最左邊的 Input Configuration ( 輸入組態 ) 放大鏡圖鍵。
進入後會看到輸入端的 Cannon 座選擇,Cannon 座圖形可加入或拿掉,輸入端分做四頁是因為 PLM
會支援四種訊號格式,有 AES、Dante、CobraNet、Analog 四
種傳輸,
_

點了 Input Configuration,所出現的方塊圖形。
_

輸入格式頁上方 Auto Select 是自動選擇有訊號的輸入端,Force 則是選擇哪一種輸入格式頁面就不會自動
跳選了。右上方的 Display Details 按鍵進入後則是調整輸入有效值餘欲 ( 域 ),有 12 dB 與 26 dB 的選擇。
ok,回到設定頁面拉起 analog ch.1 的 Cannon 座拉到 Input 1 頁面裡,這樣輸出通道 1,2 就受此輸入1的
訊號了,同樣的 analog ch.2 的 Cannon 座到拉 Input 2 頁面裡,相同定義,若將 analog ch.1 的 Cannon 座
也拉到 Input 2 頁面裡,那這台後級就變成一輸入四輸出了。
_

兩個 Input Configuration 全都使用 Analog-Ch.1,就變成 1 輸入 4 輸出的架構。
_

跳出回到輸入方塊圖的頁面點選 Input 1 就會進到輸入訊號混合電平值的調整頁面,這個功能頁面是一個
很好的設計,如果 Input1 與 Input2 是兩個不同訊號,例如是 Vocal 與 Band 總成的兩訊號,後級剛巧是
負責舞台前緣的喇叭,那麼利用這個小功能就可以直接調整喇叭內容的 Band 與 Vocal 平衡值,
就不用去動調到 Console 上原有的電平位置。
錶頭刻度上方有類比正 4 刻度的顯示切換,滿足習慣以類比做觀察的使用者,這裡可調整輸入進來的訊號
再增大或減小。其實當我們做了輸入電平的調整後,這個數據就會顯現在方塊圖群上,方面觀察。
跳出後回到方塊圖面,點選 INPUT GAIN 進入的畫面看到三條電平指示錶頭,其實第一條就是輸入增益
調整,第二跟第三就是後級輸出通道1跟2的能量指示,這些路由是全都四通八達的,摸清楚後就習慣了,
不用擔心混亂,因為名稱都可以更改的,滿足使用者的自由定義。
_
上圖是輸入混合電平的調整,錶頭的值是PRE,
永遠指示進來的原始電平值,

當去做調整時,其輸入的結果就要跳過來右圖
INPUT GAIN ( 輸入增益 )的功能方塊圖觀看與調整。從這裡也能立刻再回到輸入混合的位置,也可以進
到相位調整,輸入端的靜音,資料中心,可以觀看
後級工作的情形與開關機遙控。


左邊這張圖是進到資訊中心的頁面,第一頁 Status 就直接顯示後級工作的狀態數據,第二頁 History 是以
曲線圖表顯示能量餘域空間、工作溫度、喇叭磁鐵的溫度、輸出電壓等歷程記錄,第三頁 Events 事件的
記錄在什麼時候,喇叭與後級之間發生什麼樣的情形,這裡全都錄。
第五頁 Load 是負載的檢查,細膩度是填入喇叭線徑阻損等,軟體就計算出結果來。遙控軟體在未來與
硬件的相接內容,勢必會把更豐富,以前只有在研發部門才看得到的數據,現在都能應用在實際的場合了。

History 頁面可以點選想要觀察的當下狀態曲線表顯示
_

Events 頁面記錄了全部的過程
_


這兩張是 Load 頁面,從左邊填入喇叭線徑與內阻後,它會告訴
你總線阻,按下 Verify 核檢的方塊鍵,結果會跳出來有幾只
負載喇叭,也就是說喇叭操到掛了,你可以檢查出來是那一串
哪一只

簡單點了幾個方塊介紹後,咱們來看看其它的主要功能。

PROCESSOR
每一個輸入點各擁有一基本的 PEQ 及 GEQ,路由到輸出端時會提供一組分頻網路,其實也是 EQ 調整,
只是這段的功能可以隨自己喜好調整頻點的滾降升斜率,高通低通快速的取得、鎖定、更改等,然後再把
遙控部份加進來,再加上螢幕觸控功能,滿足現場操作的便利,這樣就很迷人了……

在方塊圖的頁面點選 INPUT EQ 或是 OUTPUT EQ/XOVER 這兩個圖鍵的內容都是一樣的,這兩個圖面的
意義是直接引領到立即頁面的路由。
點選 INPUT EQ 是會跳到 PEQ 與 GEQ 的調整頁面,這是後級輸出的兩通道都受到影響的 EQ 調整。
點選 OUTPUT EQ/XOVER 是各自調整輸出的 EQ 與分頻點,不同的位置點選,就會有不同的直接畫面。
在想要調整某一頻段時,只要先將曲線特性模組塊拉下來,再做調整,前後不到一秒,非常快捷。
這種重複加入參數點的操作軟體其實用電腦插件的朋友都能夠馬上進入狀況的,寫好的任何數據就存在
PLM 後級裡面了,就算是沒再使用電腦相接,PLM 後級裡的內容就永會不被更改了。
_

從 INPUT EQ 圖鍵進來的調整位置 ( PEQ )
_

從 INPUT EQ 圖鍵進來的調整位置 ( GEQ )
_

從 OUTPUT EQ 圖鍵進來的調整位置 ( EQ / XOVER )
_

INPUT EQ 功能拉到下面來就是 BYPASS 的意思
_

聲音工程裡的各種滾降曲線的宣告標準,隨你點選使用
_

Limiter 的功能頁面調整是很細膩的
_

LIMITER 的功能操作全都是以推桿的方式來調整,這一點大家只是由轉的行為變成調拉的動作,
很能接受的。
在進入了等化調整頁面,針對這輸出的通道的聲音曲線作調整,在這裡,Dolby Lake 是與
SIA 量測軟體做搭配的,只要去伸購 SIA 的 NETWORK 界面軟體,就可以跟 Dolby Lake 組合在一起使用,
我呢,我是採用雙螢幕的方式一個顯示 Dolby Lake, 另一方面是 sia TRANSFER 功能的顯示,如此也能達
到同步調整的作用,等於把軟體的錢拿來買螢幕。
( 我很摳門 )
_

兩個螢幕或兩台電腦或切換軟體平台都可以達到調整的

PLM-1000Q 正面的功能調整與顯示

結語
為什麼我會更換 PLM-10000Q?未來裡,後級夾帶模組處理器是肯定演進的,整合到最人性化也是可以
看見的,一個後級輸出通道接 4 歐姆兩只喇叭的觀念深值人心,我再重申最上頭所寫的話,
LAB 的電源放大電路革命了這一個傳統,3 只喇叭 2.7 歐姆的負載阻抗下,仍然能夠提供 2700W 的輸出,即表示每只喇叭還能夠擁有 900W 的功率!
這是吃電怪獸,也足以展現瑞典人的科技與智慧,因為如此,3 只喇叭一通道的時代肯定來臨的!
最大衝擊是一些老廠商,在沒法變新升節下,硬著頭皮讓自己的產品工作在 2.7 歐姆環境裡,結果只有
難看的下場,在這裡跟各位分享一下,能在 2.7 歐姆長時間工作,阻尼等條件是標準提供能量的產品就只
有 LAB 的 FP3200、FP6400、10000Q、PLM1000Q 等這些 touring 系列的放大器,
別的牌子就算是如此接法,往往是在最大需求時間下,保護電路起反潰了,或是頻率失真了,
尤其大變壓器大電容器的傳統後級擴大器,類似這種產品更是別試著去 Touring 2.7 歐姆的工作環境!
最後損傷的不只是喇叭單體而已。

主流已經走到這個環節來了,鐵齒的朋友可以繼續鐵齒,因為再如何,總是有一些層面的人解不開老格局
的,也難怪成長是不可能在這些人身上發酵的,
願意接受革命的同好們,這一篇 LAB PLM 系列的後級功放 ( 功率放大器 ) 與前級處理的最頂端的產品
Dolby Lake 一同介紹給各位瞭解一下,各位拭目以待,未來的一些相關製造同業產品,肯定是以這樣的
方式模仿生產的!
如同當年的 02R 調音台問世後...........................

一起分享

吳榮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