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蒞站的朋友大家好:
這個小公司他還是有一段故事的………………………

音匠的出現

1989 年初,這圈子集合了黃夏輝、吳榮宗、倪瑞昌、姜賢明、顏銘煌、張維 ( 張正弘 )
六個人在草創初期,湊足新台幣壹佰萬 元整,從台北市萬大路與西藏路口一個小小不到 10 坪
的店面起家,拿到了營業執照時是 19890501
SOUND 加上人稱 ER 即成為 SOUNDER 譯為聲音工作者,即音匠
在當時的生活文化背景下,一片赤子之心,目的為的是訴求自己的音響理念,努力去表現什麼
是好的,什麼是專業的,歲淺歷薄的年代,只看到脾氣卻不見專業,這樣的組合行事,漸漸的,
同袍們意見開始相左的問題逐日的產生在工作與生活裡,這時候是 1990 年音匠已經搬遷至
台北市水源路 51 號。

演變

成長中不同的經營理念與思維會隨著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的,在水源路這裡,結合了
鄭傑明與歐斯麥 ( 陳靜宜 )、小小夏 ( 夏世杰 )因為小夏是他大哥兩兄弟,還有小黃 ( 黃文信 )
還沒當兵,一邊負責燈光一邊則是聲音,兩家公司相輔相成一段時間,時間到了,張維與
姜賢明先行離去與米奇公司另闢新的工程與租賃方向,隨即嚴顏銘煌也跟著退出。

註解

鄭傑明與歐斯麥 ( 陳靜宜 )
吉米就是當年紅遍台灣與內地首席的燈光師。
歐斯麥(陳靜宜)與吉米現在繼續經營著米奇公司。

小小夏 ( 夏世杰 ) 目前圈內稱小夏,目前是自由業,世界各地巡回跑,也是兩地間有名的燈光工程師。
小黃 ( 黃文信 ) 也是兩地間有明的燈光工程師,目前為台灣樂力公司一員。
張維離開米奇後,前往撼聲音響,之後於 2001 年創立亦星整合公司。
姜賢明離開米奇後,與張維前往撼聲音響,之後自創音響公司-旭偉。
顏銘煌現為民視電視台資深幹部。
倪瑞昌現為年代電視台工程部副組長。

新階段

此時音匠公司僅剩黃夏輝、吳榮宗、倪瑞昌三人繼續維持初衷,音匠正式進入第二階段,
憶當年,經營危艱,三餐難濟的日子接續而來,若不是對著聲音有那一片癡愛,一般人早早
放棄這樣的生活方式,器貧技窮下,當時一場 8000 元的活動,硬體租金攤還後剩個幾佰塊
三人共存,以前,以前哪有薪水啊……………
當時的年代尚無所謂的有線頻道,民生民粹裡,社會休閒在花錢聽歌吃飯,租接第四台頻道
收看那消遣式的綜藝訪問節目,那時的灰黃笑談內容尺度是不准上播當時三台八股電視的,
有線電視網法案通過,地下經營的第四頻道直接翻身,帶狀錄影的節目雨後春筍爭相出頭!
音匠正逢其時,搭上錄影與歌廳巡迴的熱潮,開始努力的去填補經營上的紅字,也初嚐到有
收入的好。
繁忙的工作生活過程,幾乎是以攝影棚為家,南北歌廳巡迴演出時,即以飯店賓館為家,
每年 365 個日子,自己的家門反而少回了!
幾年下來,音匠也小有一些成就,唯全部都是技術出身的成員,不懂得保值建構的意義,
一昧的醉心那新的科技新的聲音產品,市面上只要是有好的新的先進設備,立刻就會出現在
音匠手裡,ABC 不流利也不怕,跟著廠商猛出國,比手劃腳也行,開始的在本身的羞愧感也
產生了,
出門多了,見識廣了,才知道本身所學的是這麼的渺小,努力的研讀專有書本,
ABC 單字努力的吞,與藝人兼朋友的黃大偉努力學習英文與見識場面,與台笙貿易的總經理-
呂勝雄先生一起出國,一起參與研習,開拓識野.......

再次的合作朋友

那時應該是 1994 年吧,多年積蓄全都是拿來購買器材,滿足物慾,對於投資報酬的數學問題
完全置之度外,1995 年認識了瑞揚廖元彰,開始了這一段揮霍年代!
與廖家合作期間,不斷的接下演唱會場子,也開始啟蒙廖元彰的瑞揚公司對於演唱會這一塊的
聲音技術,當然也同時看見圈內的一些魑魅魍魎人士如何的進入這家公司,宿寄在這家公司
吃飽等餓的!這樣的情況至今仍是如此的,眼不見為淨.........
與瑞揚廖老闆合作的時間並不長,不過當時也創造台灣音響圈子第一位使用原裝的喇叭懸吊
系統來做場子的,我永遠會記得那四只原裝吊框花掉了當年新台幣 80 萬元!
流血的事還沒完,音匠繼續購買了三台 MIDAS,XL-3、XL-4、XL-200,一箱箱的 Drawmer
動態處理器,MARTIN 的監聽喇叭、LAB Amp………….,回想當時,每天辛苦不停的做場子,
為的就是銀行下次的票期!!呆頭的蠻幹,也真是得起所好啊,從 1992 年來,滿足了演唱會、
國內外巡迴、大小工程場子,只要有場子有活幹,盈虧完全不計的,幾年下來,黃夏輝意識
到這個問題,開始修正經營方向,也結束與瑞揚合作的過程。

艱困的磨練

看破低價無利的演唱市場,音匠開始療傷靜養,退回到早期的錄影節目,此時的第三成員,
倪瑞昌在百般的無耐與家庭上的爭扎後,阿昌也退出這樣的生活了。
這時後已經是 1997 年的 4 月份了,音匠公司主軸只有黃夏輝與吳榮宗兩人,此時的夏輝即
放棄自己喜好的技術,開始朝公司內務與業務方面規劃,而我就獨挑工程技術這一區塊,
倆人相輔相成,慢慢的開始消化那無情的銀行貸款………
這個年
時也是唱片市場尾聲與最後掙扎的年代裡,音匠開始了與魔岩唱片幾年的合作,目標主
打校園,然後是現場 Live 演出方式,一個學校做過一個學校,偶爾挾帶幾場大型的演出,
微薄的收入尚可讓我們有些喘息的空間,1997 年間,我們也漸漸的把公司大型的類比系統開始
瘦身成為數位的組合,那時的 Yamaha 02R 還是自己從日本帶回來的,
努力的年代出現了不幸的變化,1999 年 9 月 21 晚上 10 點鐘,全台大地震!這一震,震掉了
好多人,好多公司,好多的工作,文藝休閒的活動頓時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義演賑災,全都是
沒錢沒利潤的,好多同行都趴下了,
千禧年當天,我們一個案子也沒接,在公司看著各國的
慶祝,我呢,正在看著電腦上 Sonic Foundry Vegas Audio 2.0 當機!!!#%*@.......
悄悄
的,我開始了另一塊工作領域,2000 年時,音匠再度搬遷到金山北路三號一樓,也就是
光華商場旁,在這裡,開始了錄音、排練、後製的年代,也開創了排練室新的應用新的租賃
觀念,多軌即時的刻錄,提供給客戶最新的排練結果,
也接下不少唱片混音、錄音的案子,
這是大地震後,在圈內開始有看到那麼一點生機的氣息。

以過去展望未來

在 2000 年後穩定成長的年歲裡,新的圈內問題來臨,那就是同行降價競爭,惡質的對立,幾年
下來,台灣音響圈子的租賃品質前所未見的低落,人員素質不良,對於本科的技能不知進取,
全然依憑硬體與公關業務能力得勢,當然這樣的年代也自然襯托出音匠與別人不同之處。
在這近二十年來,音匠也在圈內創造不少新的應用觀念,如當年 All in One 活動機櫃、貼紙取代
噴漆、MAXON U-Band 引進後,造成各品牌無線電麥克風進口、MARTIN 喇叭潮流,
台灣 02R、DM-2000、M7CL 首用大型演唱會、數位多軌錄音現場化、PC 電腦音頻後製編輯
大流行、筆電上控台、圈內首次使用 TASCAM MX2424 現場錄音、數位系統整合大革命等,
不勝枚舉,這並不是要拿來引傲的,
而是這樣的提升責任更大了!
現今音匠更是不能做錯一點。
2006 的後期,音匠將邁向第 20 個年頭了,專業兩個字的精神我們始終在追隨與維持著,
自然也背負無形的社會責任,多年來開花結果的音匠家族滿佈圈內各地,
至今同樣的連繫著
不間斷,門庭若市的音匠,也隨時隨地泡著熱茶歡迎圈內任何一份子,一起提升這份工作的
水平與知識………………………

音匠音響

黃夏輝

吳榮宗




SOUNDER PRO AUDIO TAIPEI 2006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