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 A Part - 2 | 這是集合我所收到的詢問信件裡,次數比較頻繁的,我將它們的詞意整理後, 成為一篇文章來與大家分享。 |
|||||||
|
||||||||
吳老師 INSERT 與串接有什麼不同? INSERT / PRE / POST / ON / OFFINSERT ( INS.) 插入端口,先說為什麼會有這個連接端口,在聲頻的演化 裡,一支麥克風或一個音樂元件輸入調音台或某前級放大器,我們可以在前面先加個壓縮啦、美化或擴展, 或真空管化的設備,這些過程都是串接串接的,那麼我要事先一個預聽卻做不到! 因此呢,在調音台上的設計,便把這個串接的路由放在通道上,那個所謂 CUE、SOLO、PFL 的監聽功能 前,如此呢,當我們在調音台任一通道上去做了 Insert 的功能,利用調音台上的監聽按鍵,便可以聽到 追蹤到當我們去調整Insert的裝置數據後的聲音。 有人會在輸入調音台之前先行串接一些設備,是因為調音台的 Insert 端口是非平衡的架構,所以怕影響了 動態,才會在輸入調音台之前先行串接。 現在的機器 Insert 幾乎都是平衡式了,這個議題在音頻網站也曾熱烈討論過。 Insert 的功能延用至目前,這個插入點已經能夠選擇在輸入通道上,EQ 之後,Aux send 之前後, On Board Mic-Pre 之前後,這些路由點的選擇全依機器的設計提供為主, 當然啦,愈多的選擇就是愈昂貴的。總結就是 Insert 的最初衷就是為了方便一個Cue。 _ |
||||||||
|
||||||||
Old SoundMan 您的文章一直說 PEQ 好過 GEQ,那為什麼舞台上的系統都還是 GEQ 呢? 我先解釋一下我的語誤,並沒有誰好過誰,對不起造成您的誤解,就舞台上監聽返送工程而言,在每個 返送輸出上都 Insert 了一台 31 段的 ( 1 / 3oct ) Equalizer,這個設備對頻點的滾降升有效影響值是 4.3 左右, 這在說明什麼,如果我去衰減 800 Hz,那麼 630、1000 Hz 都將會被影響到,對聲音輸出的忠實度就不夠, 然而這是可以被接受與有效的,31 格圖形等化器所見所得,可以馬上針對舞台上任一監聽喇叭與麥克風所 產生過多的回授嘯叫因素去調降掉,雖然犧牲了那麼些頻域, PEQ 的功能是把這頻點的滾降升有效影響值給予可調整,可以細到 5 階或 6 階的系數。簡單的說就是 衰減 800 Hz,那麼 700 Hz、900 Hz 都不會被影響到,這對聲音輸出的品質就更高一層了。 PEQ 應用到處都是,只是有人忽略掉而已,很多的監聽喇叭都有提供處理器,兩音路主動式的更別說了, 全都配置了 PEQ 內容,這些處理不外乎都是廠商藉由內部的功能,PEQ 把一些過多或不足的頻段給予 事先調整,這樣一來喇叭的聲音品質就會更加優沃。這種使用處理器的喇叭是非常的普遍, NEXO PS -15、MARTIN E -700 就是一個代表產品。 PEQ 拿來修正回授嘯叫當然非常好,只是行使速度比較慢,從選擇頻點到設定 Q 值,最後衰減,過程上, 圖形 EQ 早已經做完了! 倒是現今的一些演唱會裡,舞台上監聽反送裡,在重要的位置,如 Lead、Drum 或是 SideFill 等,會除了 GEQ 外,還會再加上一台 PEQ 來保持聲音終實。 使用數位的調音台就有優沃的調整空間,它們在任一輸出端都已配置了 PEQ、Comp. 等處理元件了。 PEQ 與 GEQ 都個有不同的應用目的,也有交替的功能,端看使用者在當下怎麼的活用了。 _ |
||||||||
|
||||||||
吳老師您的文章說陣列喇叭的能量會比傳統多一倍,我用的是 XX 牌子,但我都量不到這個音壓, 老師您能不能說說呢。 唉,我實在不是做喇叭的,陣列從 L-Acoustics V-DOSC 吵熱起來至今,陣列已經滿天飛了!新的陣列規格 也都隨人自定,自由宣告數據,自由搭配角度!所以呢,陣列的原始理論性早已被動搖了, 我們所接受的純陣列物理特性是在同一個容積裡陣列特性最忠實。那麼現今科技做不到嘛,就必須多支 喇叭箱來組合形成為接近一支的目的。多支喇叭組合時必須沒有角度才能成為陣列之說。 早期中高音的 CD Horn ( 等量、等向、等角 ) 格式是不適用於陣列物理上,因此陣列壓縮垂直的角度, 從傳統的大含蓋角度縮小成 8 度或是 5 度不等,這是因為頻率含蓋範圍愈大,彼此的干擾愈多,所以呢, 縮小垂直角度,擴張水平含蓋角,又由於能量不足,所以 2 合 1 或是 3合 1 的高音喉管自然就出現在陣列 系統裡,試想看看,一只箱子裝了雙低音、雙中音、雙 or 三高音!揚放方式全都是壓縮型的,功率瓦數 都是採用大型的,這些音壓效能遠遠超過傳統的架構。 陣列變種 各位可以在回憶一下,初期的陣列都是大型的喇叭箱,那麼陣列開始設計中小型的結構出來,可以應用在 小型場子,可以成為大型場子的 Down Fill 補償。 發展再下去,開頭陣列的組合沒有所謂的 Flying Bass,是到了中期,開始有廠商為了補助低頻的不足, 逐一的製作出飛起來的超低音,這是因為陣列的物理特性幫助了中高音的效能,然而單靠那擺在地上的 超低音,並不能掩蓋那斷層的頻段,因為一般的陣列設計為了要擠出效能來,通常是使用 12”深衝程的 單體,所以呢,力量的頻段往往斷層,即便是大型的 15”陣列,在低頻的能量比例往往低於中高頻, 所以又要再花錢買一條飛起來的喇叭! 科學繼續改良著不會停的,就是角度問題,廠商開始發現最高位置的喇叭打不遠!於是陣列又開始變種! 開始有水平角是 35 度、45 度之類的同型音箱,科技與數據告訴你怎麼用,我們都知道陣列的首要條件是 沒彎角,所有的尺寸放射角都要一樣才能達到倍增音頻的目的,若有一支角 35 度緊接一支 120 度的喇叭 這是有問題的,什麼問題?再笨也知道時間問題,以 EV 而言,它們說是靠處理器去匹配,所以他們的喇叭 兩種角度裝在一起是沒有間格的,而 Mayer Sound 是兩只喇叭之間要加裝一個間係框來降低干擾折損問題, 那麼我反問您了,誰對誰錯!?這是沒有對錯的,是您要買哪一種來用而已! 會有老一輩或退休的工程師們說,陣列已不再陣列了,現今的科技都統稱 ”新陣列”啦,每一家都有自己 的一套 ”陣列本領 ”您這個題目導出了太多人的疑問與以為,我並不是陣列專家,我僅就我所知道的我 盡量回答你,純陣列?太難了,花大錢把系統弄大一點,所講的話肯定是陣列的!至今,我所碰到場子的 系統只要頻率響應可以,音壓夠,可用,管它是不是陣列,有無 6 dB 的增益真的不重要了! 與你分享。 _ |
||||||||
|
||||||||
請問系統採用 8 歐姆的好,還是 4 歐姆的好? 當然是 8 歐姆好啊!我可以回答到這裡就好嗎?肯定不會的,您一定會再來信問下去的,為什麼好? 一台功放做出來的輸出內阻從 8~2 歐姆…基本上在靠近 0 歐姆短路前的位置都能工作,全看這廠商給予 產品的能耐與品質。 功放接 8 歐姆的阻抗,在連接上是一個最完美的電器匹配,從阻尼、電功需、峰切的最大功率等,都會是 最佳的狀態。唯 8 歐姆的系統最大消耗因素就是金錢!若是商家不計這個因素,那這將會是一個理想的 系統。4 歐姆的架構是一個很經濟很實惠的,也能滿足商家節省投資的目的,加上科技製程進步,現今的 功放對 4 歐姆組合所提供的能力實在是太輕鬆了,以前功放以橋接模式運作時,都還會提心吊膽的, 現在卻變成一個很平常的工作, 當然啦,並不是鼓勵4歐姆來取代8歐姆系統,進代的喇叭產品更是多單體組合的,有時是 2 支或 3 支的 結構!兩只箱子接在一起就有 4~6 支單體串並在一起!這功放的阻尼都變了,影響很大哦,因此今天有 能力去行使標準 8 歐姆系統的,當然就是 8 歐姆,畢竟這才是標準的架構。 _ |
||||||||
|
||||||||
吳大哥,我有看到您在第一網上對 EQ 計算所解釋的帖子,實在太棒了!您能不能把計算過程寫 給我啊?感激不盡。 _ |
||||||||
怎麼知道刻度上的頻率? |
||||||||
是的,我沒忘記,這是 2004 年 4 月份的事,發帖者要知道怎麼個算法,結果沒有人回答主題,盡是有的 沒的回帖,看不到真的回帖,氣死了!於是耐不住性子就回了這個帖子,以端正視聽。那次還有些筆誤, 也不想再去改正,反正有需要的人,如你一樣自然就會珍惜與牢記的。 圖上的問題說明它是一個定範圍的頻段選擇,由 80 Hz 到 1.9 KHz 共分10 等份,80 到 450 Hz 分成 5 等份, 那麼 450Hz 是 80 Hz 的 5,5625 倍,大約 5.6 倍。 因此 : f2 = 5 的開立方根,然後根號裡面是 5.6,開完立方根得到的是 1.41 1.41 x 80 Hz = 112.8 = 113 Hz。 1.41 x 113 Hz = 159.3 = 160 Hz。 1.41 x 160 Hz = 225.6 = 226 Hz。 1.41 x 226 Hz = 318.6 = 319 Hz。 1.41 x 319 Hz = 449.7 = 450 Hz。 |
||||||||
|
||||||||
你好,我是個調音的初學者,對於調音有太多的不認知,想請教一下 EQ 要怎麼調才是最正確的,請 多指教…謝謝。 調音的好聽與否,這爭議性非常的高,若要我來回答這個話題,我們反倒是先不去想那調整EQ的事情, 應該是音樂的合諧性。 如果在自我訓練成長的過程擁有多軌的訊號,例如8~20多軌的聲音訊號,讓它們 RePlay 回到調音台裡, 讓我們去自我的修正聲訊,如此可以很快的進入狀況的。我在調教人員的初期是不教授他們調 Tone, 而是先行引導大小聲平衡值,也就是說不調整任何 EQ,先體會這麼多的聲音混合在一起如何讓它們之間 的位置是正確的,這才是重要的基礎,這個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從聽到,然後理性認為,再動手調整你 認為過大或過小的音樂內容,這樣的事情熟悉了,我們再來談調整 EQ 都還未慢。 吳榮宗 _ |
||||||||
|
||||||||
老師您好,看了您的文章還有做節目的過程記錄,我好想跟您一樣哦,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開始, 如何才能到達您的境界,請指點一條路啊……….. 我該怎麼說?很多人也這麼問,請不要把我偶像化了!在這圈子裡,我很渺小的,優於我的人太多了, 真的,我的網站突顯的是喜好聲音與硬體的我,把它化為網路的記錄方式,分享給圈內的同好,並沒有 任何的商業目的。 你真的那麼憧憬 Live Sound 的種種,自己就可以往這個方向去啊,看你來信的問題,我想應該很年輕的, 那就比任何人更有本錢的,圈內有這麼多家大型的租賃公司,海內外大型的表演節目都一直在進行著, 去加入吧!當然,開始並不會如你所想的,心志的考驗、筋骨的勞累、毅力的堅持…………….不斷的游走 在你腦裡。這樣的循環不會很短,3~5 年吧!有沒有熬出頭,端看自己是屬於爛草莓的,還是跟老一輩的 一樣能挺過來!這行很現實的,想要不經歷練就可以操控,笑話自然就會出現的!然後事情會傳遍這圈子 的,對自己會更吃虧的,你不會想這樣吧! 白話一些就是你去找一家公司,去待下來磨看看自己是不是屬於音響人,吃不吃得了身心的苦,壓力的 抵抗等,在這圈子裡,前頭的人也許不會回頭瞧你一下, 不過,我會等你哦……………. _ |
||||||||
|
||||||||
吳老師好︰ 我知道您一定很忙,所以非常感謝您能回答我的問題!我看到你們在很多的工作中都會同時有 FOH、 Monitor、OB、Recording,那麼在數位的情況下,您是怎樣構建這些系統的呀,也就是說,從話筒 開始,怎樣在這些數位系統中進行信號的分發,才能讓整個工作安全、高效率的進行?謝謝。 從舞台上拾音開始就一定先行經過訊號分配器,我們使用非常單純的分配器,那就是 : http://www.procosound.com/downloads/ms43a.pdf MS -43A1:3 變壓器格式的訊號分配器,這個設備很便宜與經濟,對於投資來說是最恰當不過了。在我們的 |
||||||||
|
||||||||
歐老師請問我的喇叭是 96 dB / 1m,我的功放是 650W 的,照您所寫的,650W 有 28 dBW 之多, 老師請問我用 4 歐姆,也就是接了兩支喇叭,那麼我要怎麼算啊?唉,頭都痛死了我…………… 不痛不痛我的朋友,96 +28 = 124 dBSPL / Max.@1m。這是 8 歐姆喇叭加功放的最大輸出增益,當你接了 兩支同型喇叭喇叭要把這行為變成數學證明時,要這樣算, 兩支喇叭的 Acoustical SPL =10 x log( 10^ ( 96 / 10 ) + 10^ ( 96 / 10 ))=99.01 dB = 99 dB 接下來看您功放的規格了,我們假設它在 8 歐姆時是 650W,在 4 歐姆時是 970W, 那麼 970W 的功率增益 = 29 .8 dBW,相當於 1000W 的增益,那我們就以 30 dBW 來計算,先前計算的 兩支喇叭的增益是 99 dBSPL,因此 : 99 +30 = 129 dBSPL, 所以您的 650W 功放並聯兩支喇叭會有 129 dBSPL 的能量,比單支 8 歐姆連接下多了 5dBW 之多, 不過請別忘了,功放所消耗的電流是多一倍哦!還有您可要清楚自己的功放在4歐姆能提供多少能量, 如此計算上才能更準確些。 _ |
||||||||
|
||||||||
吳老師,看了您的 DM - 2000 -V2 之後,想請問 Remote 的應用 USER ASSIGNABLE LAYER 它算不 算是 DCA 啊? 很好,有運用就有疑問。01V96、02R96、DM - 2000 在升格為 V2 版本後,這個使用者指定的功能, 它應該說是仿 VCA or DCA 的行為。因為就真實電壓放大器,它能允許同一通道被多次組合的,這樣的 邏輯在 DM - 2000 上是沒有的。就應用上,我們可以把 Remote -1、2、3、4 全部的拿來應用,例如 : Remote -1 可以設定成全部是無線電話筒、CD Player、效果器等路由,專們做講話或是歌唱 Kala 的模式 遙控。Remote -2 我們可以將樂團的通道設定進來,如此,當節目進行中,只要是對嘴唱的節目或是講話 訪問的,呼叫 Remote -1 就可以應用操作了,當節目中的某一樂團要開始,再把 Remote -2 召回,馬上就 可以操作上線,這是 DM -2000 內部 Remote 很基本的應用,還有一點須要注意的是,當多組通道組合成 任一個 Group 組群時,我們可以把它指定到 DCA 裡的任一個推桿,唯其缺點是錶頭不支援 DCA 上 Group 的匯合總電平指示,所以呢,操作者自己要清楚當所設定的 Group 是被指定到 Remote 上時,它不會有 顯示的,關於這方面,咱們就期待 Yamaha 能否修改提供升級了。 _ |
||||||||
|
||||||||